琴葉榕 (Fiddle Leaf Fig / Ficus lyrata) 可以說是植物界的網紅,近幾年來在室內設計雜誌、Pinterest、和Instagram 裡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顯眼的小提琴型大葉子和垂直向上的樹幹讓他們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若是希望替家裡增加一盆大型植物的話琴葉榕是非常好的選擇。由於他們來自於非洲熱帶雨林,琴葉榕喜歡明亮、溫暖、和潮濕的環境。讓我們來看看琴葉榕的基礎照顧和特色:
基礎照顧
光照
琴葉榕喜歡充足的散射光。來自東邊的晨光是最好的。雖然他們也可以承受一些直曬,但千萬不可以在強烈的陽光下曝曬太久,否則葉片會被灼傷。琴葉榕喜歡朝陽光生長,建議每過幾週幫他們轉個方向。
水份
最好等到琴葉榕表面至少5公分(大約手指兩個指節)深的土壤完全乾透再澆水。每次澆水要將土完全澆透直到水份從盆底流出來。記得將多餘的水份倒掉,若樹根長期泡在水裡會容易腐爛。當琴葉榕的葉片開始下垂可能就是他們在和你提醒是時候該澆水了!
濕度
琴葉榕來自於潮濕的雨林裡,因此他們非常喜歡溫暖又潮濕的環境。盡量將琴葉榕遠離風口和除濕機,如果空氣很乾可以利用這幾招幫他們增加濕度。
溫度
琴葉榕喜歡暖和的溫度並非常討厭吹冷風。夏天如果有開冷氣的話要記得將琴葉榕附近的風口轉向。
特色
琴葉榕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像小提琴一樣的大葉子,但也因為如此他們的葉面很容易積灰,久了就沒辦法呼吸並吸收陽光。建議時不時就將葉面清潔一下。澆水的時候可以考慮將琴葉榕移到浴室用蓮蓬頭沖一沖,這樣澆水的同時可以順便將葉子上的灰塵沖掉並提高他們的濕氣。這個方法要記得之後把葉子擦乾。
琴葉榕很忌諱常常被移動。很多人剛將琴葉榕帶回家後會發現最下面的葉子變黃甚至掉落,但這是很正常的,每當到一個新的環境琴葉榕都必須要重新適應。建議大家在家裡找到一個適合的空間給琴葉榕住下,然後就讓他們在那邊長期定居吧!
市面上的琴葉榕大約分為兩種形狀 – 小樹型和樹叢型,兩種形狀基本上是由人為的照顧來決定的。自然生長的琴葉榕比較像一個小樹叢,他們直線向上生長,葉子也佈滿整個樹幹。若是希望琴葉榕能長得像一棵小樹(或棒棒糖)一樣就必須修剪並鼓勵他們分枝。健康的琴葉榕葉片會從頂端長出並比之前的葉面更大。當琴葉榕受到一些生長壓力時他們的葉子也可能在沒有刺激分枝的情況下從下面的枝幹長出。這種時候不需要太擔心,因為有長新葉子就代表他們還在努力生長。
琴葉榕還有一種比較小的型態稱為侏儒琴葉榕 (Bambino / Dwarf Fiddle-Leaf Fig)。侏儒琴葉榕的葉面相對比較小、厚、和圓。他們葉片之間的距離比較緊湊並且樹的高度只會長到 90 公分左右。雖然外觀有些許的不同,兩種琴葉榕照顧的方法是一樣的。
常見問題
為什麼我的琴葉榕枝幹好細還越長越歪?
在室內長期生活的琴葉榕有可能因為樹幹太細沒力導致垂頭。這時候除了用支架固定他們之外也可以嘗試時不時將他們的樹幹晃一晃。也許這個方法聽起來有點好笑,但是這是有科學原理的!在室外生活的琴葉榕樹幹之所以強壯是因為他們長時間隨風擺動訓練出來的。由於室內沒有這種自然風所以就只好由我們幫他們“大風吹”了。你的琴葉榕可能一開始看起來很虛弱好像快被晃斷了,別擔心!他們是很有韌性的。長期訓練下來你會發現你的琴葉榕越來越強壯可以抗拒你的晃動了。
我的琴葉榕新葉有紅斑點是不是生病了?
有時候琴葉榕新長出來的葉子除了嫩綠色之外還會帶些紅斑點,不過這不一定代表他們生病了。大多數的紅斑點都是因為水腫 (Edema) 造成的 – 當琴葉榕在製造新葉子時若是突然吸入過多的水份,這些水份會給他們葉面的細胞帶來壓力並可能造成細胞破裂,而壞死的細胞就形成了紅色的斑點。如果有發現紅斑點的話可以先觀察一下,水腫造成的斑點通常隨著葉子成熟就淡化沒那麼明顯了。
10 則留言
請問我有兩盆琴樹榕可以合併在一盆種植嗎?
兩盆大概是高90公分
1盆是一株另外一盆是3株
如果盆子夠大的話應該是可以的,但因為一盆裡面已經有3株了我會建議還是讓他們分開比較好~
您好,
我們家的琴葉榕前陣子開始新芽有紅斑點,剛開始展葉後會消失,到了最近斑點都不會消失而且斑點還一片比一片多,想請問這樣是琴葉榕生病了嗎?還是要減少給水頻率?謝謝
您好,如果斑點不會淡化的話聽說有可能是鏽病也有可能是蟲害,不過也有可能是葉面上有水珠後曬傷 (我家的前陣子也是這樣)。建議觀察一下斑點有沒有擴散,葉面和葉背有沒有蟲,和盡量保持葉面乾燥。希望這樣有幫助~
非常感謝回答~🙏🏼
後來發現好像是有一點紅蜘蛛,解決紅蜘蛛問題之後新長的芽感覺很健康!
不好意思想請教琴葉榕的葉子乾枯很多 該怎麼改善QQ
你好,請問最近有什麼比較大的改變 (像是改變位置或強曬) 嗎?土壤的濕度如何呢?
改變位置原本放西邊,現在改到東邊
土壤的濕度會等到乾再澆透
謝謝你的資訊。剛買了一盆高約2米,剛回家時盆土表面很乾,我用噴霧器噴了點水,兩週後最上面的嫩葉出現黑緣,我查了網上文章,說出現黑緣是水太多了,但是我伸指一摸,土裡還是很乾爽,沾上的土也能輕易拍落,所以到底是水太多還是水太少呢? 或者它還在適應環境中,整體健康沒有大問題??
你好,可以請你在 FB 或 IG 私訊我一些照片嗎?有照片可能會比較清楚~
目前不提供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