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植物最有成就感的時候除了長新葉或開花就是將照顧有佳的植物繁殖出新株並分享給家人朋友了。許多我們生活中的植物如龜背芋、虎尾蘭、蔓綠絨、和琴葉榕都可以由扦插 (Propagation) 來繁殖。當然,不同的植物適合用來發根的部位不同,也因此有根插、枝插、和葉插的區分,今天要討論的心葉蔓綠絨屬於枝插。由於心葉蔓綠絨的生長速度快、適應力強,適時的修剪不但可以幫助母株分枝變得更茂盛,同時剪下來的枝條非常適合新手爸媽拿來練習扦插。
植物莖的構造:
- Node 莖節:又稱節點,是葉片、腋芽、和氣根長出來的地方
- Internode 節間:節點和節點之間,負責運送植物的水份和養份
- Axillary Bud 腋芽:又稱側芽,節點上長出的芽,位於葉腋。被頂芽優勢仰制發芽的側芽為潛伏芽 (又稱休眠芽)。當潛伏芽開始生長通常稱為 Activated Axillary Bud
這裡最重要的就是我們需要有節點才可以扦插
許多植物像龜背芋、琴葉榕、黃金葛、和其他型態的蔓綠絨等都可以用同樣的概念去繁殖。
如何扦插
首先,扦插最好是在植物處於生長期的春、夏兩季實施最容易成功 (秋天和冬天也可以,但前提是植物必須還在生長)。扦插後要提供新株明亮的光照、適中的溫度、和較高的濕度。
將健康的枝條用乾淨的剪刀剪下並分成小段,每一段大約 7 – 10公分並帶有至少一片葉子和一個節點。若是有比較長的枝條也可以將底端的葉片修掉留下節點 (但保留頂端 1 – 2片葉子)。沒有帶葉片的枝條稱為 “Wet Stick”,他們也可以發根繁殖但會需要比較久的時間。
最常使用的扦插培養介質有兩種:
土培
將每個小段插入盆栽土裡固定並將土壤澆透,這段時間需要讓土壤維持在較高的濕度幫助生根。要確定植物生根了沒有的話我們可以輕輕地拉拉看葉片,如果不容易拉出就代表生根了!
水培
若是不想直接將枝條插到土裡也可以選擇先放到裝滿水的容器裡做水培。這個方法最大的好處是可以用透明的容器觀賞發根的過程,水培的植物相當美觀很適合放在家裡各個角落當作裝飾品。建議每過 5 天換水,等到根長到 5 公分左右後將新株移到土壤中。由於水培的植物已經習慣在水份較高的介質裡生長,剛移好的盆栽要保持土壤有更高的濕度直到新株適應。
水培 vs 土培
- 優點:乾淨、容易照顧,可以隨時觀察根系,若有腐爛的話容易發現和剪掉重新培養,植物存活率高
- 缺點:新的根系沒有土培強壯,長期水培的新株不容易長大,之後換回土培植物會需要重新適應
除了土陪和水培之外也很流行用泥炭蘚/水苔 (Sphagnum Moss)、珍珠石 (Perlite)、和發泡練石 (LECA) 當作扦插的介質,我認為他們屬於土培和水培之間的方法。比如說發泡煉石可以幫助固定植物,而新長的根系會比單水培茁壯,之後換土培植物也比較容易適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這篇:10 種室內觀葉植物常用介質
如果希望提高扦插成功機率的話,市面上還有賣發根劑可以在插入介質之前將每小段的底部抹一點幫助發根。許多人還會將盆栽放進一個大夾鏈袋裡,對夾鏈袋吹氣灌進空氣,封袋後形成一個小溫室幫助保濕。
幾個好玩的冷知識:
- 從頂芽長出來的新葉子通常比較大,因為他們只是按照原來的生長方向繼續生長,而下面中段的新葉子必須要從莖節另外別的芽點 (腋芽) 長出所以一開始會比較小。整個來說頂芽扦插的速度比較快、成功率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帶有頂芽的枝條都比較貴。
- 母株的頂芽被切掉後會從切口下方其他的芽點長出新芽 (腋芽)。許多時候會長出不只一個新芽,也因此修剪扦插的同時也可以幫助母株分枝讓植物變得更茂盛。
- 有聽前輩討論過 “Spent Node” – 主要意思是一個節點只能有一個腋芽。當一個節點已經長出一次側芽後,即使我們再次修剪,也不會有新的側芽長出,不過這個每個人的說法不一樣。
當初我發現扦插的時候簡直像發現新世界 – 我才知道原來植物不一定要買新的!與其送一盆新買的盆栽我覺得送自己繁殖出來的盆栽更顯得有心意,而我也和朋友培養出了每獲得新植物就剪下來扦插交換的默契。心動不如行動,趕快來試試這個試過就停不下來的扦插吧!